一、电压与电流匹配
三相电(380V)
额定电压选择:可控硅的耐压应至少为工作电压的1.5倍(建议600V以上),以应对峰值电压和瞬态过电压。
电流计算:三相负载电流需根据总功率(如48kW)计算,建议额定电流为实际电流的1.5倍(如73A负载选125A-150A可控硅)。
平衡控制:三相两控方式可能导致功率因数下降和电流波动,需加装过零触发或移相控制模块以减少对电网的干扰。
两相电(380V)
电压适配:两相电实际为单相380V,需选用双向可控硅(如BTB系列),耐压同样需600V以上。
电流调整:两相电流较三相更高(如5kW负载约13.6A),需选择更大电流裕量(如30A以上)。
二、接线与触发方式
三相接线:
确保可控硅模块串联在相线输入端,触发信号线需短且与其他线路隔离,避免干扰。若采用过零触发(固态继电器方式),可减少谐波但对调功精度要求高;移相触发则需注意电压变化率(du/dt)保护,加装阻容吸收电路(如0.1μF电容+10Ω电阻)。
两相接线:
双向可控硅需正确区分T1、T2极,控制极(G)触发信号需与负载同步。建议使用隔离光耦触发,避免误导通。
三、散热与保护
散热要求:
电流超过5A时必须安装散热器,并涂抹导热硅脂确保接触良好。管壳温度需控制在120℃以下,必要时强制风冷。
保护措施:
过压保护:压敏电阻(如MYG系列)吸收瞬态高压。
过流保护:快熔保险丝串联在阳极回路,额定电流为可控硅的1.25倍。
电压变化率限制:并联RC阻尼网络(如0.022μF/1000V电容)。
四、功率因数与效率
三相系统中,移相控制可能导致功率因数下降,需在变压器侧加装补偿电容。
两相系统因负载不平衡易产生谐波,建议采用过零触发或分时控制策略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选型建议:优先选择模块化可控硅(如西门子品牌),集成触发和保护功能,简化布线。
维护检查:定期用万用表检测可控硅导通状态,避免短路或断路;禁用兆欧表测试绝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