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用户提供的模具参数和工艺需求(上下模与中模需同步升温至170℃),结合搜索结果中的模温机选型要点,以下是针对两台模温机的功率和油泵选型建议:
一、模温机功率选型
1. 加热功率计算
加热功率需根据模具重量、温差、比热容及升温时间计算,公式为:
KW = W × Δt × C / (860 × T)
其中:
W:模具重量(kg)(上/下模各1.5t=1500kg,中模3t=3000kg)
Δt:温差(170℃ - 常温20℃=150℃)
C:比热容(钢模取0.11)
T:升温时间(假设1小时)
计算示例:
上/下模单台模温机功率:
KW = (1500×2) × 150 × 0.11 / (860×1) ≈ 57.6kW(考虑热损失,建议冗余20%,选70kW)。
中模模温机功率:
KW = 3000 × 150 × 0.11 / (860×1) ≈ 57.6kW(同选70kW)。
厂家建议:
大吨位模具(如中模3t)需更高功率以保证预热时间,参考800吨以上压铸机模具的配置(24kW/模),但用户需求为整体加热,故需综合计算。
2. 控温精度与稳定性
压铸工艺要求控温精度±1℃以内,需选择PID或PLC控制系统,配备高精度温度传感器。
双回路或多回路设计更适合多油道模具,确保温度均匀性。
二、油泵选型
1. 流量与压力要求
流量计算:需满足油道总容积和循环速度。
单条油道容积(直径19mm=1.9cm,长度11m=1100cm):
V = πr²×L = 3.14×(0.95)²×1100 ≈ 3125cm³=3.125L/条。
上/下模总流量:4进4出共8条油道,总容积25L,建议循环流量≥100L/min(确保快速热交换)。
中模流量:类似计算,需≥80L/min。
压力要求:
油道长且多分支,需高压泵克服阻力(≥4bar),选择磁力驱动泵(耐高温、支持反抽功能)。
2. 油泵类型与特性
定量泵:结构简单,适合稳定流量需求;变量泵:节能但成本高,适用于流量波动场景。
材质:高温导热油(350℃以内)需不锈钢泵体,密封件耐高温(如氟橡胶)。
三、综合选型建议
模温机配置:
上/下模共用模温机:70kW加热功率,100L/min流量,4bar压力,双回路设计。
中模模温机:70kW加热功率,80L/min流量,4bar压力,单回路(若温度分区需多回路)。
附加功能:
吹气回油功能(换模时回收导热油)。
PLC控制,支持温度曲线编程和故障记录。
安全与能效:
过温保护、缺液报警等安全措施。
变频泵节能设计,降低长期能耗。
四、注意事项
导热油选择:高温型合成油(如联苯-联苯醚混合物),定期更换(建议每年一次)。
管路连接:匹配19mm口径,使用金属缠绕管减少热损失。